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,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重视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,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意义重大,也是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。
一、教师的关键引领作用
(一)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养
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旅程中的重要引路人,自身务必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知识。要积极参与各类心理健康培训活动、研讨会,深入钻研心理学理论,熟知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。如此一来,才能敏锐地察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,并适时给予准确的引导与帮助。
例如,当发现学生近期上课总是走神、情绪低落时,教师凭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,能够初步判断学生可能遇到了学习压力或者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,进而通过与学生谈心等方式,深入了解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。
(二)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
一个温暖、和谐、宽松的课堂环境,就像春天里的暖阳,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呵护与滋养。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中职学生,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想法,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。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,切勿急于批评斥责,而是要用耐心和包容引导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。
比如在语文课堂上,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有误时,老师可以温和地说:“这个理解很有创意呢,不过我们再看看作者的背景和表达的情感,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哦。”这种积极的回应方式,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,又能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和继续探索的热情。
二、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巧妙融合
(一)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健康资源
各学科教材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,等待教师去发掘和运用。在语文教学中,通过剖析文学作品里人物的情感历程和心理变化,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人性的多元与美好,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。像学习《背影》时,带领学生体会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,进而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亲情,感受家庭的温暖与重要性。
在历史教学中,讲述历史人物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的坚韧不拔,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,培育他们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。例如,了解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仍坚持撰写《史记》的故事,让学生明白在逆境中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。
(二)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
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,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生动有趣、深入人心。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,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相互支持、相互理解。
比如在实训课程中,学生们分组进行操作,共同探讨实验方案、记录数据、分析实训结果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,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、交流分享,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。
角色扮演则能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感受,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。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,设置一些生活场景的角色扮演活动,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,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,从而学会如何在交往中尊重他人、表达自己的观点,提高人际交往技巧。
三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
(一)构建亲密的师生关系
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。教师要主动关心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,与学生搭建起信任和沟通的桥梁。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,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困惑,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,教师要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,给予鼓励和支持。
比如,有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了难题,成绩下滑,自信心受挫。老师发现后,找他单独谈话,耐心倾听他的烦恼,帮助他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,一起制定学习计划,并鼓励他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。这种亲密的师生互动,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重视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。
(二)促进积极的同伴关系
同伴关系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在班级管理中,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,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,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、共同学习。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、小组竞赛等,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。
同时,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,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,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。例如,当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吵时,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先冷静下来,各自陈述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,然后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,让他们明白相互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。
四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
每个中职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,他们在心理特点、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。因此,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时,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。
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,要多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,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,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。比如在课堂上,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,或者让他们参与小组讨论时担任记录员等角色,让他们在参与中逐渐克服内心的胆怯。
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,要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,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,缓解学习压力。比如教给他们一些时间管理技巧,如制定学习计划、设置合理的休息时间等,同时引导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如思维导图、错题整理等,提高学习效率,减轻学习压力。
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,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,与家长密切配合,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,帮助他们走出困境。例如,对于有轻微焦虑情绪的学生,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他们聊天,了解焦虑的原因,给予心理疏导,同时告知家长在家中要营造轻松的氛围,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,共同帮助学生缓解焦虑。
五、加强家校合作,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
家庭是中职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,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,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让家长了解中职学生在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。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。
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程,需要教师、学校、家庭以及社会的齐心协力。只有通过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,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中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,才能切实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,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、积极心态和良好适应能力的新时代人才。让我们携手并肩,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,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,绽放出绚丽多彩的青春之花。
供稿:教务处
编辑:袁耀炬
审核:汪荣华
吉安市理工技工学校实施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订单培养”等育人模式,与国内发达地区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,保障毕业生能就业,就好业。